
-
您问:
我们收到的负面反馈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?请列出前三名 -
AI 答:
根据数据分析,负面反馈主要集中在:1. 降噪效果(尤其对人声);2. 电池续航;3. 杯身材质易留指纹
一、 怎么提问更准确?
与 AI 对话的核心,在于将脑海中的“业务模糊问题”,转化为 AI 能理解并执行的“清晰数据指令”。1. 查数据:把 AI 当快捷键用
不需要每次都打开筛选器去点选。把日常需要看的高频指标,变成一句话指令。-
查核心指标:
昨天的新增客户数是多少?计算一下上周的总销售额
-
多条件筛选:
筛选出华东地区且消费超过1万的客户名单列出上个月未跟进的销售线索
2. 找原因:利用“对比”和“拆解”
单纯问一个数字(如“销量是多少”)只能看到结果。如果想分析原因,建议使用对比类的提问。- 看变化:
对比一下本周和上周的访问量差异
- 找异常:
分析一下增长放缓的月份,主要是哪个产品线掉了
- 排查问题:
退货率最高的前3个产品分别是什么?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
3. 追问技巧
AI 是有上下文记忆的。一次问不完,可以接着问,不用每次都把背景重说一遍。- 先问总数:
上个月总销售额是多少? - 再看细分:
按部门拆分一下呢? - 最后筛人:
把业绩最差的那个部门的成员列出来
二、 怎么让 AI 生成报表?
不需要手动配置 X 轴 Y 轴,直接告诉 AI 你想看什么图,或者你想表达什么意思。 常用图表指令参考:柱状图 (比大小)
适合对比排名或数量。
用柱状图展示各销售员的业绩排名
折线图 (看趋势)
适合看时间变化。
生成一张过去12个月用户增长的折线图
饼图 (看占比)
适合看成分构成。
用饼图展示客户来源渠道的占比
热力图 (看分布)
适合看数据集中在哪个时间段。
用热力图展示用户在一周内不同时段的活跃分布
三、 实战:从提问到报表
假如你需要做一份周报,可以参考这个提问流,让 AI 生成报表。- 搞定核心数据:上周的总收入和新用户数分别是多少?环比有增长吗?
- 拆解收入构成:按产品类别细分一下收入,用柱状图展示。
- 分析问题点:C类产品的收入为什么低?查一下它的退货率是不是很高?
- 列出明细:把C类产品所有的退货订单列出来